2009年2月13日星期五

圣约翰救伤队~~~2009




学校运动会有来了...真的好讨厌叻!!!!又要操那讨厌的步....haiz....操到要死了....又要看整齐,队员们又不是心灵相通的...怎样能整齐....队长又要操到整齐为止...我们又不是专业的需不需要噢....运动精神重要..冠军重要...但是我们的身躯更重要啦....万一生病了,冠军和运动精神可以医好你吗..???


好了不提这个了...来看看开心的...圣约翰救伤队~~~2009...
更多精彩照片能在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/tcching92/200902?feat=directlink这里看到哦..^^

2009年2月8日星期日

五虎之新春联欢会

1~2~3 卡茶。。
senior 2


happy chinese new year.....#^^#

2009年2月7日星期六

新年的句点~~~元宵

这个星期一就是了。。。
又要跟新年说了。。。。。。。 2009新年。。。。



现在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网上找的**元宵的由来**



民俗专家说,全国各地关于元宵节的由来说法不一,但过节的习俗大同小异。
  福建省民俗学专家方炳桂说,各地有关元宵节由来的说法多种多样,有3种说法流传较广。一说,元宵节源于汉文帝为纪念“平吕”而设。因为平息“吕氏之乱”是正月十五,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,汉文帝都微服出宫,与民同乐以示纪念,并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;二说,元宵节又称“上元节”,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。据道教的“三元说”,正月十五为上元节、七月十五为中元节、十月十五为下元节,主管上元的天官喜燃灯作乐;三说,元宵节起源于“火把节”,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,希望减轻虫害,祈祷获得一年好收成。直到今天,我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,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,成群结队在田头、晒谷场翩翩起舞。
  方炳桂说,自唐朝中期以来,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,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。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、观花灯、猜灯谜,还有擂鼓、舞龙、舞狮等活动,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。
  元宵的制作经历了近千年来的进化而日见精致,具体的制作方法在我国南北地方有些差异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,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。仅就面皮而言,有江米面、粘高粱面、黄米面和苞榖面,馅料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。元宵可以大似核桃、也有小似黄豆,煮食的方法有带汤、炒吃、油氽、蒸食等。不论有无馅料,都同样的美味可口。
  在元宵节期间,北方地区群众偏爱舞狮,南方地区群众则擅长舞龙。
  我国民间出现大规模的元宵观灯习俗,应自唐代始,兴盛于宋代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,灯节延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。
  厦门大学教授陈培爱认为,元宵节不仅热闹,而且自古以来是一个浪漫的节日,也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的“情人节”。
  陈培爱说,灯会是元宵节期间公共场所的主要活动。在古代,闺中女子是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的,但过节可结伴出游,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男女青年交往的机会,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之机可为自己物色对象。所以,元宵灯节就成了中国古代男女青年或情人相会的日子,这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和民间戏曲中都不胜枚举。
  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北宋著名文人欧阳修所作的《生查子·元夕》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”这首缠绵悱恻的元夕词,就是当时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新年~~

2009年1月30日星期五

2009年1月27日星期二

高兴。。。幸运**




今天是卖花的日子,本来大家都没什么信心的,但是今天大家都非常大方,有的给10,20块的。。让我们感到惊喜万分**。。今天总共卖了339.70零吉,大家都拿到大功了。。嘻嘻………

2009年1月26日星期一

年初二要去卖花。。haiz....~~

aiya...年初二要去卖花了。。我是第一次在年初二卖花。。不知会卖到怎样叻。。??希望会有希望吧。。因为他们都说没人的。。啊…………真担心啊****T.T (


来哟。。来哟。。帮我买多花哟。。嘻嘻^^

我的除夕夜。。


今年的除夕夜跟以往一样,虽然没有全部到齐,但是一样的热闹。。当天大家一起吃团圆饭,大家看起来都吃的非常高兴。当天我非常开心,可以跟很久不见的姐姐,堂/表兄弟姐妹们一起聚一聚。。。终之就是非常开心罗…………^^还有请你们留言(以我分享你们的除夕夜哦。。)

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

属猴人2009运程(s2的同学快来看)^^


year:1944、1956、1968、1980、1992、2004


属猴人在2009年喜逢“月德”当值,古诗云:“月德原来大吉昌, 若逢日时更为良, 修文必定登科甲,庶俗营谋百事强。命若逢之天月德, 百事所求多利益,祖荫丰肥承厚,不然少年步蟾宫”。“月德”入岁,主福分深厚、长寿、不犯官刑。“月德”是阴德,其功效隐密,力量集中,济世利人、社会咸钦,万福云集;对于工作事业非常有利,得贵人多助,并且对事业的开展如有神助,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进取,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。并且流年遇到天喜贵人,主有三喜临门之福,好事不断,有婚庆之喜也有得子之兆。健康方面没有大的问题,注意饮食预防肠胃疾病即可。但是今年时遇“小耗”星,对于钱财方面有消耗,更主要的是小人一年常有,有小人从中作梗,好事往往难成,需要防小人,慎口慎言,以免得罪人。

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

春节的由来与传说






春节和年的概念,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,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“年”。《说文·禾部》:“年,谷熟也:。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,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,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,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,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,即一年的开始,也叫年,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,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,一直延续到今天。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“元旦”,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,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,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,在政府机关、厂矿、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,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,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。
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,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,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,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,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,有许多还相传至今。
  扫尘
  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 ,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按民间的说法: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,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、晦气统统扫出门。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。 每逢春节来临,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,清洗各种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六闾庭院,掸拂尘垢蛛网,疏浚明渠暗沟。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、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。
 贴春联
  春联也叫门对、春贴、对联、对子、桃符等,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抒发美好愿望,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,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。这一习俗起于宋代,在明代开始盛行,到了清代,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《槛联丛话》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。
 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,依其使用场所,可分为门心、框对、横披、春条、斗方等。“门心”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;“框对”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;“横披”贴于门媚的横木上;“春条”根据不同的内容,贴于相应的地方;“斗斤”也叫“门叶”,为正方菱形,多贴在家俱、影壁中。
  贴窗花和倒贴“福”字。
爆竹
  中国民间有“开门爆竹”一说。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,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。爆竹是中国特产,亦称“爆仗”、“炮仗”、“鞭炮”。其起源很早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,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,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,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,及婚嫁、建房、开业等,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,图个吉利。现在,湖南浏阳,广东佛山和东尧,江西的宜春和萍乡、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,生产的爆竹花色多,品质高,不仅畅销全国,而且还远销世界。
  拜年
  新年的初一,人们都早早起来,穿上最漂亮的衣服,打扮得整整齐齐,出门去走亲访友,相互拜年,恭祝来年大吉大利。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,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;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;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,称为“团拜”。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,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,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“贺年片”。
  春节拜年时,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,祝长辈人长寿安康,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,因为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压岁钱有两种,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,置于床脚,此记载见于《燕京岁时记》;另一种是最常见的,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。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,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,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。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。
爆竹
  中国民间有“开门爆竹”一说。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,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。爆竹是中国特产,亦称“爆仗”、“炮仗”、“鞭炮”。其起源很早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,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,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,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,及婚嫁、建房、开业等,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,图个吉利。现在,湖南浏阳,广东佛山和东尧,江西的宜春和萍乡、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,生产的爆竹花色多,品质高,不仅畅销全国,而且还远销世界。

春节食俗


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,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,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。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,所以必须尽早准备,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,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。
  蒸年糕,年糕因为谐音“年高”,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,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。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、白年糕,象征着黄金、白银,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。
 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、百果年糕和白年糕。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、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。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,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,有的还包上豆沙、枣泥等馅,山东人则用黄米、红枣蒸年糕。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,或蒸或炸,也有人干脆沾糖吃。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,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,以粳米制作,味道清淡。除了蒸、炸以外,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。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、猪油、玫瑰、桂花、薄荷、素蓉等配料,做工精细,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。
 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,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,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,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,再用皮包上馅,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,各种肉、蛋、海鲜、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,正统的饺子吃法,是清水煮熟,捞起后以调有醋、蒜末、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。也有炸饺子、烙饺子(锅贴)等吃法。因为和面的“和”字就是“合”的意思;饺子的“饺”和“交”谐音,“合”和“交”又有相聚之意,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;又取更岁交子之意,非常吉利;此外,饺子因为形似元宝,过年时吃饺子,也带有“招财进宝”的吉祥含义。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,话新春,其乐融融。

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

新年新希望。。。


希望大家在2009年过得更好,更幸福。。也祝我们s2的同学学业猛劲。。。…^*特别是墨香诸仙家族还有meluimen家族的朋友们。。。嘻嘻。。^^